龙里县布依学会深入湾滩河镇羊场地区开展布依语言文字传承调研 二维码
492
发表时间:2020-05-07 22:09来源:龙里县布依学会 5月5日,龙里县布依学会副会长邓守强、王裕光率学术研究与教育工作委员会调研工作组到湾滩河镇羊场地区开展布依族文化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布依语、布依文传承与发展情况。 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金批村大方寨、藕寨,探望慰问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罗时茂、罗时贵、罗时林及其布依文教师莫尚惠等四位老师,收集整理羊场地区“五堡八寨”、布依语寨名地名、布依族摩经《开路经》等相关史料。 1985年布依文培训结业证 布依族摩经《磨开歌仪》 据了解,1956年在贵阳市召开的布依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上,决定采取布依文和壮文联盟(布壮文字联盟)的方针,并通过了《布依文方案(草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并以龙里县羊场话(属布依语第二土语区)为标准语。1982年布依文开始在羊场大方寨、藕寨等布依寨试验推行。1984年,布依文正式进入羊场的藕寨小学、孔雀小学等6所学校,开办了布依语文教学班。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项任务“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民族语言调查(布依语第二土语)课题发音人证书(部分) 邓守强副会长在实地考察调研后表示,大方寨是我的家乡,也是第二土语区的核心发音区,我从小在这个地方长大,在浓郁的布依文化熏陶下,乡音未改,也留下不少童年记忆。藕溪河畔是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风情独特,民族民间文化底蕴深厚,涌现出罗斐然、罗熙弼等著名学者。新中国成立后,党委政府为振兴民族事业,开创了新布依文。国家民委先后多次在我县推行布依文,期间为龙里培养出了一批如莫尚惠、罗嘉烈、罗祥禄等布依语文骨干人才。通过此次考察,让我们详细了解我县布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并对学会接下来的学术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思路。(秘书处王恩贤) 上一篇荔波“方块布依文”古籍
下一篇遍布云贵高原的濮越族群
|
投稿邮箱:byzzx@qq.com(长期征稿) 投稿热线:166-8500-0854 “布依族的刺绣技艺分素绣法、彩绣法、剪贴法、扎染法四个内容。要做好刺绣的前提首先是绘画,只有将要刺绣的图案画出来,才能依托图案进行刺绣。”在望谟县搬迁安置点平洞街道亚鲁社区,贵州树娘绣刺绣有限公司举办的培训班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正在给绣娘学员们讲解着刺绣的内容。(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韦树章)韦树章一边说着一边在一张桌子上铺开... 板光布依古寨地处巍峨的龙头大山山脉东麓主峰公龙山腹地,隶属贞丰县挽澜镇板光村,距县城16公里,距挽澜镇8公里,是挽澜镇辖区内的海拔最高的村庄。海拔约1600米,冬冷夏凉,年平均气温为1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60%。板光布依族自然村寨像一颗璀璨的明珠洒落在这崇山峻岭之间,有“云上布依人家”之称。板光寨布依语叫“曼莱逛”(Manlnaizguangz)。相传,从前这里生长着一大片茂密像桫椤树一样... |